颁奖现场
创意背景:
“桃李杯”舞蹈大赛在2003年前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六届,并在中国艺术界、教育界树立了较为稳固的权威地位和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。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和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”,文化艺术的产业化运作已是大势所趋,“桃李杯”舞蹈大赛不仅应该继续坚持自身在业界的权威地位,更应该积极向社会、市场拓展,使之成为品牌赛事,以品牌效应带动赛事本身的成长和壮大,这也是金手指介入桃李杯的初衷和目标。
活动简述:
2003年,金手指受“桃李杯”组委会的委托成功运作了“中国青少年艺术大赛第七届‘桃李杯’舞蹈比赛”。 金手指为改变以往这类比赛完全由政府出资的现象,首次引入市场运行机制,把赛事中的资源通过招商形式进行筹资,并通过专业营销方式使一个专业赛事在成都演出市场掀起购票狂潮,圆满地完成了组委会要求的筹资任务。
除招商运作外,金手指还参与运作了赛事中人员接待安排、媒体宣传报道等工作,这些工作均为本届“桃李杯”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证。
社会反响:
第七届“桃李杯”舞蹈比赛作为专业艺术赛事第一次进行了全面市场化运作的尝试,在遭遇了“非典”重创后依然完成了组委会确定的招商目标。同时,为了借此艺术盛会拉近专业艺术与普通观众的距离,有效扩大“桃李杯”舞蹈比赛的社会影响力,金手指在比赛门票的定价上采取了“平民战略”,上届上海决赛150元一张的票,成都只售35元。门票面市后出现了“桃李杯”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热销盛况:短短几天,3万张门票被市民、艺术爱好者和全国各地艺术团体抢购一空。购票的人群中,除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专业人士外,还有不少来自省内各市州企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。对此现象,大赛评委会秘书长、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主任明文军曾评价道:“成都票务商业运作中更具人文气息,价格很贴近普通老百姓的承受能力,赛事场馆多且分散,能使居住在不同社区的观众就近看到演出,使人们乐于参与。文化艺术的大众化,使成都这座城市充满文化韵味。”
图片展示:
媒体报导:
·剑南春舞美冠名“桃李杯”
·企业为“桃李杯”“买单”
·引入市场运作 “桃李杯”7月蓉城上演
·市场化搭建高雅艺术走进平民百姓的绿色通道